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大膽向前的探索者-Richi創辦人戴季全


                                                  照片提供/戴季全



初看到戴季全,你會覺得他身上有一對翅膀。不過,不是天使純真博愛的那種,而是邱比特身上,帶著天真、調皮的動能翅膀。

聽他說話,你會感覺每一句都來自於仔細的思考。他腦筋動的很快,思緒細緻且清晰。訪談時,我彷彿可以看到隱藏於頭髮底下,一根根盤根錯節的神經元,正活絡理性的攪動著。

1978年生,台大生機系畢業。2007年創辦「Richi」(里斯特資訊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以「虛擬貨幣交換中心」,被矽谷創投聖經《紅鯡魚》(Red Herring)評選為「2010亞洲科技百強」,並被《商業週刊》喻為未來的網路央行。2010年創辦網路媒體《科技橘報》,為網民提供輕薄短小,用吃掉一顆橘子時間就可以吸收的科技創新報導。2012年美國科技雜誌龍頭《WIRED》中文版來台,戴季全擔任總編輯......

這是網路、官方資料裡查得到的「豐功偉業」。當我悠遊於網上,讀著戴季全的經歷,除驚訝於他的年輕、膽識與一手好文筆外,也同時疑惑著,從大學畢業的2000年到創業「Richi」的2007年間,他還做了哪些事情?


於是,我問他,那段時間你做了些什麼?

預測趨勢,一路向前
從高中開始打工,當過搬磚工人、英文書翻譯與書店採購。大學在書店的採購工作讓戴季全第一次接觸Amazon。當時台灣還沒有網路書店,Amazon也還在賠錢階段,雖然網路興起,但商業與行銷模式都還在摸索。

對環境敏銳的戴季全觀察到網路的核心要素,儘管網路有許多附加功能,但最重要的是讓「複製」與「傳送」的成本降低,而「複製」與「傳送」又跟內容有關,他預測數位內容是未來的趨勢。

不過內容會有所謂的著作權問題,有什麼是做內容且希望讓更多人看到的?戴季全想到廣告。投了三十封履歷,獲得兩家面試機會,正式進入廣告業。

但事實總是跟想像的不同,尤其對網路這樣一個新興媒體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等著看趨勢,而不是去創造新的可能。「後來上班才發現,廣告公司不覺得網路跟他們有關,他們只把網路當成另一個媒體。後來做網路廣告成功的雅虎、Google全都不是原本的廣告業。」戴季全道出一般產業與網路間的隔閡。

於是,戴季全離開了。對網路具有敏銳嗅覺的他,很想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來一起做點事,他也曾想加入《明日報》、「PC Home」(還未做電子商務,入口網站的時候)。「當時我只覺得有一群人在做對的事,所以我要加入跟他們一起。」雖然最後都因時機無法湊上而沒有成真,但戴季全卻仍不斷的思考網路與生活的關係。

喜愛閱讀的他,常在包包裡放上好幾本原文書,他曾試著把一本書的內容打進磁片,發現正好可容納一本約10萬字左右的書。常常一本雜誌只有一、兩篇喜歡,消費者卻得花錢把整本雜誌買下。

面對書本的重量、雜誌的包裹式銷售,戴季全想像,如果可以把內容數位化,書包的重量可以大幅減輕,消費者也可以只上網購買自己想要的內容,即使一本10010篇文章的雜誌,在網路上賣一篇15元,對消費者或內容生產者來說也還是一筆好生意。

當時是一個還在用磁片,沒有電子書、電子雜誌的年代,戴季全決定加入出版社。


進了出版社後,同樣的,戴季全發現出版社也覺得自己和網路沒關係,仍用傳統的方式編輯、生產書籍。且在出版社的工作讓他認識到「印刷成本分析表」,瞭解生產一本書最重要內容的作者,可能只拿到10%的利潤。也就是我們買一本300元的書,真正支持到作者的只有30元,其他都分配給通路、盤商、印刷、紙張等。如果可以在網路上賣書,去掉層層的代理機制與印刷成本,消費者付較少的錢,作者卻可以拿到更多,支持他繼續有好的產出,這樣不是很好?

再一次,問題的解決又指向網路,面對出版產業的傳統作法,戴季全選擇出走。原本想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的他,經歷兩次理念不同後,這次,他決定自己創業。

不三過,所以創業
對網路有一定敏銳度的他,觀察到網路交易的去貨幣化。「打開電腦,在上面購物,完全用不到銅板跟鈔票,這個事情會快速擴散到所有的商品上,我覺得這不只是支付,而是金融的創新。」戴季全認為下一波的金融創新在網路。不過,這次他可沒投履歷到銀行,而是和朋友合夥創辦虛擬貨幣公司「Richi」。戴季全說:「不二過太難了,我是因為不三過才創業的。」

戴季全不是那種非創業不可的人,卻是從骨子裡生出創業精神的探索者。他不認為所有人都要創業,但都應該要有創新、解決問題的創業精神。如果沒有理念相合的組織,就自己創造。

他提醒那些常在抱怨環境不好、政策錯誤、喜好批評的人。他說:「台灣有太多的專家太少的創業家。專家就是指著別人說你錯你錯,但創業家的工作就在犯錯。他們在探索如何以低成本、低風險去犯大量的錯,而且因為是探索,初期投入的資源就不可能多,他一定不可能執行的像大公司一樣,他一定會有些看似哩哩拉拉的東西。但如果你看到身邊有人在做創新的事,要給他鼓勵,不然就自己出來做,不要用批評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面對台灣普遍存在的批評文化,戴季全認為,與其花力氣抱怨,不如把能量儲存起來,支持那些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人或事。要不,就自己跳下來做,改變體制、改善工作流程、創造新的產業、新的可能。

如此,世界才會真的不同。

先做對的事情,再把事情做對
人的價值是自己創造出來的。1996年,當大部分的人都在一手拿字典,一手拿書,逐字、逐句查字典時,同樣擔任翻譯的戴季全卻正把原文書掃進電腦,用翻譯軟體來協助工作。傳統上需三個月的翻譯時間,戴季全一個月就能完成。

在出版社工作時的他,也曾憑著改善工作流程而多接其他工作。當他離開出版社時薪水已高達九萬,但只有三萬五是出版社給的月薪,其他的五萬五都是接外稿來的。

他以一位老闆的身分說:「如果員工有十萬元的價值,老闆決不敢只用五萬元請你。如果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做三個人的工作,即使只有22K,三份工作也有66K。」

因此,不要只做跟隨者。改善工作流程,做結構性的創新、嘗試各種新的可能,就算公司給的薪水固定,也有機會讓薪資的單位增加。

不過,雖然戴季全鼓勵創新,但創新還是有前提的。他說:「我們應該要先做對的事,再把事情做對。」

但什麼是對的事?面對著生命哲學的大哉問,戴季全有一套實際、可操作的方法。

先問自己不要什麼
「無論何時,你其實很難確定自己要什麼,可是卻可以很容易確定自己不要什麼。只要確定不要往南走、往西走,就去掉一半,降低百分之五十出錯的可能性。所以只要確定不要往南走,你往北隨便跨都沒關係,這事情只要做幾次你就到了。」戴季全以充滿行動力的語調說著。

「只要確定不要什麼」這樣的說法固然令人安心,但我還是忍不住追問:「往北或往南,這種大塊面的選擇或許比較容易,不過,如果是比較小的範圍呢? 」

「如果你已經把原本的360narrow down 15-20度,這個時候,不用想那麼多,就先做。有時無法做決策,那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那到底在做什麼?」

與其說戴季全是個夢想家、創業家,他其實更是一個行動者、探索者。他說:「探索的時候不可能精準,但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是很容易做的決策。取捨過程,尤其是捨得,你會慢慢narrow down,理解自己。」

要了無遺憾還是絕不後悔
戴季全喜歡退一步看整體,在各種客觀條件下做有利的判斷。對他來說,人生其實很公平,如果有A就沒有B,有了AB,就會失去CABC都有,就得不到D

當他受到批評時,他會想起長輩曾跟他說過的「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快樂常伴隨痛苦,幸福不時跟著羈絆。他不會說人一定要看光明面,但要看整體,不要偏頗,如此遇到挫折,才可以不卑不亢的行動。

他很細緻的區分了「遺憾」和「後悔」的差異。「遺憾」是想做而未做;「後悔」是做了卻在事後悔恨的事。有做沒做,都不完美,所以是要「遺憾」還是「後悔」?

對戴季全來說,每一次的「後悔」都代表一種行動,都是目標與自我理解的再一次精進。而他,就像手持火把的普羅米修斯,在網路之海裡探索,想著如何把科技與技術帶往對的方向。

網路的下一步,政治體制的全面翻轉?
網路作為一個新興媒體,讓人又愛又恨。臉書連結彼此,卻也洩漏彼此。網路有很多種可能,卻也不容易捉摸。

站在浪頭上的戴季全觀察,網路傳送與複製成本持續降低的結果,將逐步取代日常生活如出版社、書店、銀行等代理人角色。當去代理人發展到極致,最大的代理人-「民意代表」也可能動搖。

雖然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戴季全覺得最大的衝擊還沒來,尤其許多人都說接下來的十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十年。但他認為,過去的立法與行政流程都是奠基在舊的體制下,接下來的二十年,可能會有政治結構上的重大改變。

這位沒拿過書卷獎、沒出國讀過書、沒念過研究所的探索家,笑著說自己是野生、草根型的人。他說:「對於那些你無法選擇的事情,你其實是無需為此感到悲傷跟快樂。但對於那些你可以選擇的事情,那就是你的責任。」戴季全將網路創新視為自己的責任,持續很有行動力的,挖掘出各種可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