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平靜
是 心中無波濤,沒有什麼可以激起你的憤怒與慾望
是 和平的跟自己相處,看見自己的弱點與優點
是 當回想過去時,能微笑面對所有的教訓與回憶
是 睡覺前,將手撫著心,呼吸、心跳都能緩緩的
是 往往不需說太多話,配著太激烈的言詞
是 願意放慢腳步與速度,按照自己舒服的步調來走
是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且不擔憂未來往哪裡去
是 突破絢爛的五光,踏實的生活著
是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覺得一切都是真實的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拼一塊土埆厝:土豆人的大地秋遊

2009年10月17日,天氣晴

六點三十分,提前於鬧鐘之前睡醒,早上的西螺老街靜靜的,但不是沒有人煙的那種。這裡的人起得早,不到八點,老街上的店家幾乎都開張了,剃頭店的師傅掃著地、醬油店的阿姨整理著桌子、福興宮的法會準備著,整條街靜靜的,靜靜的運轉著。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畢業快樂!

畢業快樂!
你知道,這不只是一個學位,而是夢想的完成。當你有一個心願,然後,慢慢接近的時候,你以為果子收成那天,你會開心到發狂,沒想到,越接近的時候,原來,心其實是酸酸的。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穿在中途島

「薩爾瓦多日記」,是一系列影片中的其中一支,紀錄片導演賀照緹在公視的贊助下,拍了一系列「穿在中途島」紀錄片,藉由對穿衣服、鞋子的各種發問,關照台灣在全球化下的位置關係。

六支影片分別是:
第一集 胸罩|夢想的曲線:描述了台灣百年來,對西方胸形的追求與轉變。

第二集 洋裝|我們衣服從哪裡來?回顧台灣成衣業歷史,成衣業是如何在台灣發跡,而後又逐漸消失。

第三集 秋裝上市|尋找下一個台灣服裝設計師:台灣的服裝設計師擺在全球的設計位置,看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驚豔或焦慮中。

第四集 牛仔褲|細節的迷戀:介紹牛仔褲的歷史與傳入台灣的路徑,那代表著台灣服飾要求逐步走向精緻與細節。

第五集 鞋子|游牧的製鞋人:台灣雖握有世界級的製鞋技術,但處在更便宜下游與更據設計感上游的中途上,如何突破困境?

第六集 薩爾瓦多日記

網站:
http://www.pts.org.tw/~web01/dress/ep_6.htm

薩爾瓦多日記

2007年初春,薩爾瓦多的「Just Garments」(公平成衣廠),正準備關廠,總是笑容可掬,不怕困難的席貝多,臉上多了愁容。

世新大學社發所陳信行,帶著台灣來的祝福,飛到了那兒,
給了個大大的擁抱。
溫暖與殘酷,同樣來自台灣
這是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的工人面貌......

薩爾瓦多發生大地震時,連續三班趕工的台商「台南企業」,因著交貨時程的急迫,不准工人回家。原本總是默默遵循公司規範,不組工會的員工,早已蓄積了不滿能量,地震事件,彷若手榴彈上的線圈被拉斷了似,原先平靜的硬殼,開始蠢動。

2002年工人起身組織工會,希望爭取更友善的工作權,但沒想到,台南企業早就做好了遷移的準備,這也是逐利企業家每每看到哪邊便宜就往哪裡去的簡單決定,在工人宣佈成立工會的同一時間,台南企業宣布關廠,直接阻斷工會的協調籌碼。

美國工會、學運領袖知道此事,迅速集結一股力量,向「台南企業」最大業主「Gap」施壓,要求Gap秉持社會責任,不要重蹈Nike覆轍。台灣也由長期關心工人議題的世新社發所陳信行教授領頭,跨出台灣島,進行全球串連,在各方力量的團結下,施壓奏效,台南企業返回和工人談判,而這也是全世界1800個加工出口區,唯一一個在資本家離開後,又回頭和工人協調的成功案例。但沒想到,雙方最後達成的協議,卻是令工人始料未及的,那便是:台南企業留下機具,Gap答應繼續給予訂單,工人自組工廠。於是,一個由工人自己管理的工廠,「Just Garments」在薩爾瓦多誕生了。

這真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一件事!也是工運難得的成功。陳信行教授描述,那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刻之一:「記得,機器剛剛搬來的那一天,連掃地的人都像在跳舞。」工人們有了自己的工廠,這是一個夢,一個他們有機會得以不被剝削,拿到合理報酬、獲得合理假期的美夢。

回到台灣西門町街頭,「Nike」、「Adidas」、「Puma」等大型品牌,挾帶著高額的廣告預算,以各種方式,鼓動著消費者的荷包。陳信行以極其平穩,不帶任何情緒性的語調談起這中間的落差。一件600元的名牌T恤,廣告宣傳超過350元,其他費用零零總總加起來,最後,工廠裡製作這件衣服的工人拿到的,可能只有60元。當衣服上印著斗大、清楚的品牌名稱時,工人的面目卻模糊到難以辨認,甚至被消費時的歡愉給遺忘了。幾經的時序轉移,台灣已從那模糊的工人轉為清晰的消費者,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工人的故事,依舊持續、不斷、反覆、可能只有一點點進步(從超血汗工廠到血汗工廠)的在世界各地發生,像陀螺般,轉啊!轉的!離開了這裡,轉向另一個地方,卻從未消失。

有人問陳信行,為什麼他會關注工人議題?他說,小時後念工科、念大學,以為這樣就會有一個好工作,但他身邊的人,都歷經過好幾次的失業危機,後來他才發現,原來,我們都只是這個社會、一座工廠裡的「工人」而已,「工人」是他們這一代的集體認同。

因此,在遙遠的那一頭,陳信行一直保持著和「Just Garments」的密切聯繫。直到,2007年春天,席貝多(工人領袖)來信,「Just Garments」似乎真的撐不下去了。最後Gap以「Just Garments」必須要買某個很貴的機具,才得以符合他們對衣服車線品質的要求,抽掉了訂單;其他的,一些零零星星,或是也往更低成本的地方移去。

導演到薩爾瓦多拍攝的當天,廠房剛好被房東用鐵鍊鎖起來(可能是積欠太久房租),諷刺的是,鎖頭來自於中國。

目前,工會領袖仍在計畫籌組合作社重新開始
但即使在薩爾瓦多,成衣業也大多外移,不過,「Just Garments」,卻成為可以被理性討論、分析的案例。
影片中,美國工會團體以「Just Garments」為個案進行各種瞭解,成為下一次成功的蓄積能量

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希望:

如果,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有意識
如果,越來越多的力量得以被集結
如果,越來越多人關心他們

那麼,工人們的面貌將會越來越清晰,而不是只被媒體簡單扁平化到只剩大聲吶喊的受害者樣態

工人們成功過,而且,下次依舊有機會成功........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來,續一杯咖啡~

回到台南十天了,整個人懶懶的,那不是身體,是心理的。

少了台北那種一定非要作什麼的效率精神,會到台南,不是跟朋友吃吃飯、陪媽媽聊聊天、就是到處去玩,然後,拚命看沒營養的電視,我終於知道自己的腦袋怎麼會這麼沒料了,從小在沒人管的狀態下,是電視陪著我長大的。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懸念

妳走了
每幾個月總要來一次的走
不是輕輕的
而是有刀光劍影沙沙聲的那種

我若無其事的讀著報
試圖 優雅著 按耐心中的不安
只因堅信 或是 想給予
我僅有的信任

還會回來嗎?我輕輕的問
還想回來嗎?我偏著頭猶疑
每每因不滿,主動和妳切斷關係
那斷了線的細絲,脫離了我的掌握
還未斷的另一邊,被我不營養的復育著
於是 捲軀 任性 乾燥 雜亂
像結了球的繩 或是 海邊 一湧一湧的浪花

啪啦 啪啦 啪啦 浪花拍打著海岸
啪啦 啪啦 啪啦 浪頭漲起又退去
月圓、漲潮、風向、岩石
每一瞬間 網集不同的顏色、面貌、氣勢與聲響

妳呢?則是永遠不受大氣影響
只管恣意的撒野

我呢?只能一再的期待著 
未來的 漂亮美型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土豆人的南投行旅

11月的南投,風吹起來暖暖的,空氣中有股清新,又偶爾夾雜著草地和牛糞的味道。鄉親、土親、人親,南投的一切,彷彿都滿載著土地與大自然的氣息,在歷經了地震的浩劫餘生,陽光依舊亮麗的撫在這些勇敢又堅持的人民身上。

林淵樸素藝術紀念館,雖不是921重建後的產物,卻訴說著另一個寓意深遠的傳承故事。當其他同輩的人都外出工作時,旺伯當起了說故事的人,熟稔的介紹著祖父的生平與作品,其幽默的內容,令人會心一笑;而在沒有任何外界資源挹注的情況下,旺伯一人校長兼撞鐘的打點整個園區,也令人看到了他的堅持與辛勞。當他用做工的雙手,比劃著林淵的素人藝術品時,我感受到一股有溫度、庶民式的親情、藝術交會。

「淘米生態村」、「森林紅茶」和「清水溝工作站」,則是地震後人民在土地上找到的新契機,是有別於從前「新」的自我定位;也是從「心」出發的在地關懷。淘米的「Paper Dome」,見證了兩個曾受自然創傷國家間的惺惺相惜與互相扶持;「森林紅茶」裡的堅持有機,不但提供當地人就業機會,找回了老人家們過往採茶的技能,也喚醒了人類對新鮮、健康食材的知覺;因著小溪而得名的「清水溝工作站」,以「社會企業」的方式實行老人食堂,藉由土地和實踐者之間的不斷辯證,讓社區和自己同時產生質變……

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在土地上生根,讓南投不再只是風光明媚、滿佈老人與小孩、或讓觀光客long stay的養老地。他們賦予了這裡更多的可能。台灣這塊小島需要更多元的角色、職業與選擇,年輕人走向土地,從柏油路踏上石子路的旅程,令人期待!這不是跟主流商業價值生活方式的對立,而是一種豐富。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百種面貌,很難在短時間內瞭解,但這兩天的所見、所感,已塞滿我的腦袋,打破了城市裡資訊豐富、萬事方便的迷思。「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時間,和土地住在一起」。我將「森林紅茶」王大哥妻子的話放在心裡,好像逐漸瞭解了,一直住在城市裡生活的自己,失去了什麼…..


註:每個星期三晚上的「土豆人讀書會」,不只讀書,還會舉辦戶外參訪行程,土,代表土地、豆,代表作物,人,就是我們